本网讯 2023年7月3日至10日,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志远·笃行”青年志愿服务实践队赴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就发展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问题,展开了为期8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
调研第一站——会昌县洞头乡
7月3日,在洞头乡副乡长胡志鹏的带领下,实践队走访了解了乡里概况,7月4日一早前往畲族村蓝氏宗祠——朱德旧居所在地开展调研。畲族村老支部书记蓝松圣动情地讲解道:“朱德旧居系当地畲族的蓝氏宗祠,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朱德1929年曾率红四军在此留宿,苏区红军也多次在此休整、招兵,具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当时一个村民发现自己地里黄瓜少了,同时在旁边发现了几块铜板,才明白这是红军所留。村民们深受触动,都称赞红军是好人,是为穷人打天下的队伍。”听完讲解,大家被人民军队严明的纪律、过硬的作风深深感动。
调研第二站——会昌县筠门岭镇
7月4日下午,实践队前往筠门岭镇,实地走访了会寻安中心县委旧址暨邓小平旧居、江西军区第三分区旧址、盘古山阻击战遗址。讲解员作了绘声绘色的讲解,其中有两个红色故事让队员们印象深刻:一是在会寻安中心县委旧址暨邓小平旧居广为传颂的“一碗清茶话迎送”的故事,生动展现了当年苏区干部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二是在盘古山阻击战遗址上久久回荡的“三十二烈士”的故事,充分反映了当年红军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调研第三站——会昌县清溪乡
7月5日,实践队前往清溪乡,参观了中共清溪第一支部旧址、半岭村苏维埃政府旧址。在清溪乡副乡长邹丰柯的讲解中,队员们对会昌县内第一个党组织——清溪支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是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支部建在连上”具体鲜活的实践。
调研第四站——会昌县珠兰乡
7月6日,实践队在珠兰乡大西坝村党支部书记陈泉山的带领下参观了珠兰红九军团长征出发地纪念馆,大家在这里深切感悟了红军战士为了救国救民、直面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和丰功伟绩。随后实践队来到一名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家中进行访谈,当他得知我们实践队中有一名队员是退伍军人时,他深情地握住这名队员的手说:“一定要好好学习,建设祖国,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他也希望实践队将会昌县的红色文化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会昌县红色文化的魅力。
调研第五站——会昌县县城
7月7日,实践队抵达会昌县县城,为进一步了解会昌县红色文化产业发展整体情况,实践队与县文广新旅局及下设的红色资源保护发展中心等相关部门开展了座谈,就会昌县红色文化开发保护状况、红色文化的宣传与发展困境做了深入探讨。座谈结束后,大家来到会昌县风景独好园,参观了粤赣军区司令部旧址、苏区防空洞、毛泽东旧居。在中共粤赣省委旧址内,全体党员面对党旗,一起重温入党誓词。
调研第六站——会昌县白鹅乡
7月8日,实践队来到白鹅乡和君小镇,参观了中央留守机关革命旧址群。在聆听了贺子珍之妹贺怡被捕入狱、受尽酷刑、吞金自杀、以死拒敌的革命故事后,大家都为共产党员坚守信仰、视死如归的革命气节所震撼和感动。参观结束后,实践队就旧址修缮和保护情况与梓坑村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做了进一步交流。
调研第七站——会昌县西江镇
7月9日,实践队来到此次调研的最后一站——西江镇,参观了开国少将宋玉琳将军纪念厅和中共西江县委旧址,感受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浩然正气和高风亮节。据讲解员介绍,西江镇当时牺牲的战士数量据不完全统计有4千多名,年纪大多十几岁,经过多番努力收集,现记录在册的仅有1120名革命烈士。
调研小结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本次调研过程中,实践队通过走访和考察,回收问卷312份,入户走访革命烈士后代12人、老兵10人、退役军人6人、老党员8人。队员们走出校园,深入红色土地,通过对会昌县一系列红色旧址的实地走访、对当地居民的入户调查,更加深入了解了会昌县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和红色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大家纷纷表示,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究生,要充分利用好专业知识和技能,依托会昌县的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为会昌县文化振兴贡献青年力量。
(文、图/邓婷婷、赖依、张昊 审/黄东明、唐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