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为帮助研究生系统掌握职业规划核心方法,提升竞赛备赛能力,11月20日,我院在A313会议室举办职业规划大赛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特邀学校稀土学院2021级创新试验班廖梦琪同学进行经验分享,研一、研二全体学生参加。
廖梦琪,以专业排名1/141(0.71%)的成绩保研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全国银奖并以第一作者在《MolecularCatalysis》(Q2)发表学术论文,主持完成“自支撑型稀土单原子设计及其催化氧电极反应机理研究”等多项科研项目,累计获国家级奖项6项、省部级奖项5项,在职业定位与规划实践中具备丰富经验。

讲座中,廖梦琪围绕职业规划大赛备赛与参赛全流程,从赛事规则解读、赛前准备、比赛现场、心态与收获四个维度系统分享。她以大赛的“实战性、逻辑性、实践性”核心导向为指引,详细解读了“职业目标10分、岗位胜任力40分、发展潜力10分”的评分标准与STAR模型应用等具体内容,并结合就业赛道对“准员工特质”的核心要求,厘清了“清晰自我认知、精准职场洞察、高超匹配能力”三位一体的核心能力逻辑。通过拆解职业目标确定、实习实践展现、发展潜力撰写等关键环节,廖梦琪明确了大赛备赛的系统路径:既要立足国家政策、行业趋势与院校平台找准职业方向,又要以具体案例、量化成果充实岗位适配性证明,还要构建清晰的职业晋升通道与可迁移的核心能力体系。分享中,她还穿插讲解了简历准备技巧、PPT制作要点、现场提问应对策略、文件备份与场地适应等实用经验,结合稀土领域与马理论领域学子的职业规划案例,生动展现不同专业学生如何通过大赛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

此次经验分享,有效强化了马院学子的职业规划意识与实战能力,助力学子提升专业适配度与就业竞争力。未来,学院将持续聚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生成长需求,依托学科特色开展更多兼具思想性与实用性的职业指导活动,引导学子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转化为岗位核心竞争力,成长为既懂理论又善实践、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持续提升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水平。
(文、图/颜子凡一审/李雯静二审/王观秀三审/黄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