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校地合作,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边疆地区思想政治教育与红色文化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共同探索育人新路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1月11日,我院院长邓显超、党委副书记黄东明、院长助理曾过生、青年教师李丹、2024级研究生柏紫怡和钟玉欣等一行6人前往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开展系列交流活动,先后与江西援疆前方指挥部、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大学克州校区、谢依特小学开展深度互动,在交流互鉴中凝聚发展共识,在实地调研中拓宽育人思路。
一、情系边疆话协作,热忱接待促交流
11日上午,江西援疆前方指挥部对邓显超一行的到访给予热情接待。指挥部副总指挥朱建军、教育援疆组组长柯美春与邓显超一行进行了深入交流。
朱建军详细介绍了江西援疆工作的整体布局、阶段性成效以及在教育援疆、文化润疆等方面的重点举措,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在边疆稳定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作用。邓显超对江西援疆前方指挥部的辛勤付出表示钦佩,高度认可其援疆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并围绕如何进一步发挥马理论学科优势助力援疆工作提质增效等交换意见。

二、教学展示传经验,宣讲赋能共提升
11日下午,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大学(克州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开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集体备课会。克州校区党委书记赵鸿忠,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克州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援疆教师钟明荣,克州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盛亚南和邓显超一行等领导和师生参加会议。李丹和克州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桂花、马艳、邹娜分别分享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相关思政课程的思考,李丹与克州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函遥先后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为主题开展示范教学。心得分享和教学展示紧密结合老区实践和边疆实际,将理论知识与当地发展有机融合,展现了扎实的教学功底与鲜明的教学特色。
11日晚上,我院青马宣讲团与克州校区学生宣讲团举行座谈会,我院青马宣讲团成员柏紫怡、钟玉欣分别围绕抗战胜利80周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进行了宣讲展示,克州校区学生宣讲团播放了青春献给新疆宣讲视频,双方还进行了宣讲交流,推动理论宣讲工作有机融合、提质增效。


三、牢记嘱托明方向,思政一体育新人
11日下午,为深化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曾过生与我院援疆教师王观秀带领柏紫怡、钟玉欣前往谢依特小学,与学校师生开展交流学习活动,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精神。回信中“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的殷切期望,为思政课内涵建设与青年成长指明了方向。谢依特小学校长木拉地力·艾山吐尔详细介绍了学校贯彻落实总书记回信精神的具体举措,重点分享了红色戍边文化、民族团结教育、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的办学特色与显著成效。交流中,曾过生结合总书记的回信精神,鼓励同学们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他高度评价戍边支教志愿者展现出的“有能力、有情怀、有效果”,赞扬他们克服困难建立起的戍边二线及与边疆学生、家长之间的情感桥梁,并诚邀谢依特小学的师生们未来能赴江西交流,将边疆的故事带到江西的思政课堂,共同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

此次新疆克州之行,通过多场景、多维度的交流活动,搭建了跨区域、跨学段教育的合作桥梁,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校地合作的实践内涵,不仅促进了马理论教育与红色文化传承的互鉴共享,也为推动边疆地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了智慧与力量。未来,我院将充分转化交流成果,持续拓展合作维度,把边疆的生动故事融入思政课堂,让红色基因滋养时代新人,继续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持续打造理论宣讲品牌活动,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持久活力。
(文、图/钟玉欣、柏紫怡 一审/顾俊 二审/王观秀 三审/黄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