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学院动态 学院新闻 正文

改革创新结硕果 事业发展谱新篇——马克思主义学院近期捷报频传

作者:时间:2025-10-06点击数:

风好正是扬帆时,策马扬鞭再奋蹄。近期,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校党政的坚强领导下,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以改革为帆、以创新为桨,在综合改革、课程建设、项目立项、成果培育、队伍建设等方面捷报频传。这些亮眼的成绩,既体现了学院锐意进取的新气象与担当实干的新作为,也为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强劲动力。

一、综合改革开新局,立德树人固根基

经培育申报,我院入选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立德树人机制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全国共300个),这是教育部对我校和我院立德树人工作的充分肯定,也为我校和我院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促进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和难得契机。

围绕“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和“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质量”两大改革试点任务,我院明确了“12366”工作思路:牢牢扭住立德树人这一核心,始终聚焦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双向互动,正确处理守正与创新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个人与团队相促进三大关系,大力实施“党建引领力提升、教师发展力提升、教学辐射力提升、学科影响力提升、青马培养力提升、社会服务力提升”六大工程,着力建设一支符合“六要”要求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一流课程结硕果,教学展示树标杆

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公示》,我院王经北教授团队主讲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成功入选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这是继王霞副教授团队主讲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之后,我院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领域斩获的又一重要成果,标志着我院课程建设迈上新台阶。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是教育部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改革、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核心举措。本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将进一步引领推动我院课程建设走深走实,促进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

在2025年“石榴花开 赣教风采”江西省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教学展示活动中,我院白燕老师获得三等奖。

此次获奖,体现了我院在课程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上的持续进步。下一步,学院将继续以教学比赛为牵引,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推进课程教学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各方面。

三、项目立项传捷报,科学研究成体系

近日,我院在项目立项方面喜讯频传,多个项目成功获批,展现出学院教师日益精进的科研底蕴和创新能力。

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方面,刘根旺老师主持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实践经验研究”成功入选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在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方面,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正式公示了202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评审结果,朱贤凌老师申报的“中央苏区时期干部教育培训教材收集、整理与研究”成功获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在江西省社科基金项目方面,我院共有3个项目立项,分别为:王经北老师申报的“红绿融合促进江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研究”获批2025年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刘根旺老师申报的“中国共产党推进‘第二个结合’的历史实践与当代价值研究”与朱贤凌老师申报的“中央苏区时期干部教育培训教材体系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启示”双双入选青年项目。

四、社科成果有突破,智库建设谱新篇

在江西省第二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我院邓永芳副教授《先秦动物文化研究》一书荣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这是我院首次突破一等奖。该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基础,系统梳理先秦动物文化的历史演进与文明价值,充分展现了我院在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方面的底蕴和成果。

以“笔”深耕赣台交流,用“智”助力祖国统一。我院何长清老师近期撰写的3份资政报告先后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采纳,并以内部专报形式呈送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领导及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参阅,凸显了我院服务“国之大者”的意识和能力,开创了我院智库建设新局面。

五、队伍建设见成效,人才发展强动能

长期以来,学院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和人才强院战略,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批教师先后获评各类荣誉称号。

近日,江西省教育厅公布了全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评选结果,我院严九发老师入选全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此次入选既体现了严九发老师长期深耕思政课教学科研一线的积极作为,也充分彰显了学院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积极成效,为我院人才成长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等部门公布了江西省“四个100”文化导师派驻名单,我院曾过生老师、梁志勇老师受聘为江西省“四个100”文化导师(全校共4人)。实施“四个100”文化导师(即100名新闻宣传导师、100名宣讲导师、100名文艺导师、100名非遗传承导师)下乡计划,是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力抓手、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在要求、深化巩固基层文化阵地的重要举措。

曾过生、梁志勇紧扣赣南苏区发展实际,围绕理论宣讲提质、基层治理创新、校地资源联动等核心方向开展了系列工作。其中,曾过生聚焦寻乌县红色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需求,梁志勇瞄准南康区智慧化治理与青少年服务痛点,通过“精准对接、按需服务”的模式,将理论优势转化为基层发展实效,不仅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更助力两地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乡风建设等领域取得积极进展,赢得当地干部群众广泛认可。

此外,在近期举行的全省教育系统第十届党的基本知识竞答赛中,我院王邦辉老师与团队成员获得三等奖,体现了我院在党的基本知识学习教育方面的积极成果,也为后续相关比赛积累了宝贵经验。未来,学院将进一步丰富理论学习内容和形式,推动党的基本知识融入课堂与实践,让红色基因在青年一代中薪火相传。

一系列沉甸甸的成果和荣誉,既是学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印证,更充分展现了全院师生戮力同心、奋勇争先的精气神。成绩属于过去,奋斗永不止步。下一步,学院将聚焦高质量发展主线,进一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思政课建设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力争在大人才、大项目、大成果、大平台等方面实现新的更大突破。

新时代新征程,全体马院人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优良的作风、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举措,为教育强国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持续贡献马院智慧和力量!

(文、图/李雯静、颜子凡、邹艺、顾俊 一审/李雯静 二审/王观秀 三审/黄东明)

CopyRight©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红旗大道86号 联系电话:0797-8312154 赣ICP备050024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