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日,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志远•笃实”青年志愿服务实践队先后深入寻乌县柯树塘、上甲村党群服务中心以及寻乌调查1930·红色文旅街区,探寻当地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下的山乡蝶变,感受乡村发展的蓬勃活力,体悟传统木雕文化迸发出的时代光彩。

青山“蝶变”金山银山
实践队首站来到柯树塘,上甲村驻村第一书记何光荣向队员们讲述当地的发展历程。曾经的柯树塘为了追求金山银山,不惜以绿水青山为代价,走上一条粗放发展的道路。但如今,柯树塘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走出了一条矿山科学修复的新路。站在柯树塘观景平台,四周蒙蒙细雨,小鸟喳喳,云山雾绕,空气清新得让人陶醉。在观景台,何光荣围绕当地的产业变化和生态变化,详细介绍了当地贯彻落实“两山论”的生动实践。从荒山秃岭到绿水青山,再到如今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催生的金山银山,柯树塘的蝶变,成为“两山论”最鲜活的例证。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党群连心 桃香话变迁
在上甲村党群服务中心,村民们看到实践队的到来,兴奋地讨论起近些年村庄的变化,特别是上甲村声名远播、远销省内外的“鹰嘴桃”产业。鹰嘴桃以形似“鹰嘴”而得名。“环境变好了,腰包鼓起来了......”村民们眼中闪烁着幸福的光芒,不由得向实践队员称赞党的政策好。上甲村的变化,正是党的政策引领下的乡村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在党的关怀与支持下,村民们的生活蒸蒸日上,村庄的面貌日新月异。


古街探幽 手作续文脉
实践队来到寻乌调查•1930红色文旅街区,通过实地走访调研,队员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当地风貌的理解。在胡东林木器店,一场别开生面的木梳DIY活动正在火热进行。实践队师生与雕刻店负责人何坤展开了积极交流实践。队员们一边全神贯注地聆听何坤的讲解,一边拿起手中的工具,精心雕琢着木梳。他们小心翼翼,将心中的创意融入到每一道纹理之中,仿佛在与传统木雕文化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随后,队员们认真地对木梳进行抛光、上蜡等工序。经过一番努力,一件件形态各异、美轮美奂的工艺品诞生了,赢得了何坤的频频点头赞许。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手工体验活动,更是对寻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让队员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此次寻乌实践,实践队师生看到了“两山论”在寻乌大地的生动实践,感受到了乡村发展的巨大潜力。大家坚信,在“两山论”的科学指引下,寻乌的未来必将天蓝水绿、百业兴旺,绘就一幅更加绚丽多彩的乡村振兴新画卷!也深刻体会到了寻乌这片土地所承载的厚重历史和红色文化精神,这进一步坚定了他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
(文、图/张杨、刘可 一审/刘可 二审/王观秀 三审/黄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