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研究生教育 学生工作 正文

【“三下乡”暑期实践调研总结篇】探索赣南客家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我院青年志愿服务实践队深入龙南实践调研

作者:时间:2024-07-23点击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深入乡村悟经验、强思想、学真知,近期,我院“志远·笃实”青年志愿服务实践队19名师生前往龙南市关西镇、杨村镇及世界客家民俗文化城多地,以“‘活化’传承,非遗‘破圈’:赣南客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为活动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社会调研及志愿服务活动。

一、出征仪式:使命在肩,梦想启航

在一场庄严而鼓舞人心的出征仪式上,实践队正式启程,踏上了前往龙南市关西镇、杨村镇及世界客家民俗文化城的征程。学院党委书记钟明荣、院长邓显超、党委副书记黄东明、副院长严九发、院长助理曾过生及2023级研究生班主任张晓等领导老师出席仪式。他们为即将出征的队员们送上了殷切的期望与祝福,并叮嘱他们要在实践过程中充分融合专业所长,活用知识,巧用知识,在“实践”上下功夫,在“调研”上做文章。

随着出征仪式的圆满结束,实践队的龙南之行正式拉开序幕。实践队在黄东明、曾过生和张晓三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龙南市关西镇、杨村镇及世界客家民俗文化城等地,积极开展社会调研及志愿服务活动。他们将用脚步丈量大地,用镜头捕捉瞬间,用笔墨记录感动,用心灵感受客家文化的温度与力量,为客家文化的“‘活化’传承,非遗‘破圈’”写下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二、座谈会:共绘客家文化新未来

调研期间,实践队分别与团龙南市委、龙南市客家文化研究中心展开了两场富有成效的座谈会,旨在深化对客家文化的理解,探讨其保护与传承的有效策略,为实践队后续的调研与志愿服务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与团龙南市委的座谈中,团龙南市委书记王凯简要介绍了龙南市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状况,并根据龙南实际,为实践队开展活动提供了相关意见建议。黄东明简要介绍了实践队的成员组成、活动目的、活动内容等。双方就建立长期交流合作关系达成共识,旨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客家文化的繁荣发展。

在和龙南市客家文化研究中心的座谈中,双方围绕龙南市客家文化的发展现状、近年来龙南市对当地围屋的保护和开发情况、龙南市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现状以及客家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挑战及解决方案展开探讨。龙南市客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潘平、龙南市博物馆副馆长廖怡文分享了龙南市在客家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包括对传统建筑的修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以及对客家文化的公众认知。实践队成员们深受启发,纷纷表示将结合自身专业特长,致力于客家文化的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为推动客家文化与地方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三、客家围屋:走进千年客家文化的活化石

实践队先后走进西昌围、关西新围、燕翼围、栗园围、田心围、烟园围六座具有代表性的客家围屋,深入了解客家围屋作为千年客家文化的“活化石”所承载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价值。

实践队来到被誉为“金蟾宝地”的关西镇西昌围,在参观的过程中,队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深入了解了西昌围的布局结构、历史文化、客家建筑的功能特点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文情怀。

实践队随后来到关西镇关西新围,这座被誉为“东方城堡”的围屋以其独特的布局结构与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吸引了队员们的目光。在专业讲解员的引领下,队员们不仅领略了关西围的建筑之美,更深入了解了历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展览馆中展示的客家建筑功能、特色及其背后的人文情怀。

在杨村镇燕翼围,其精巧的布局、实用的功能设计和深邃的文化内涵令人惊叹。在参观过程中,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客家人面对自然环境的挑战时所展现出来的生存智慧与创新精神。队员们纷纷表达出自己对客家文化的热爱与尊重,决心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下去,让后人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智慧与力量。


里仁镇栗园围的建筑布局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干地支、阴阳八卦等理念影响,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建筑美学。近年来,随着“老屋活化”政策的推进,栗园围这样的传统客家民居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与利用。随着特色民俗活动和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这些历史悠久的建筑焕发了新的生机,队员们在这里切身体会到了龙南客家传统民居精彩蝶变。

在武当镇田心围,队员们有幸参观了一系列主题展馆,包括中国历代钱币馆、民俗馆、景泰蓝剔红馆及中国历代瓷器馆等,深入探索了客家文化的丰富内涵。这里的每一件展品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无声地讲述着客家人的故事,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与先辈们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实践队来到当地人称为“红军围”的龙南镇烟园围,其丰富的“红色地标”吸引了队员们的注意,一件件文物再现了昔日血雨腥风的苦难岁月,队员陈澜感叹道:“睹物思人,我好像看见了红军战士当年的战斗风采,又好像穿越时空,走进了89年前那战火纷飞的岁月。”

曾过生语重心长地说,“文物是历史的沉淀,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我们要让文物‘活’起来,使其成为滋养社会历史文化的重要源泉”。他鼓励队员们共同努力,积极投身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事业,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四、客家非遗:探索新时代非遗文化的活化之路

在深入调研的过程中,实践队体验了客家竹编、冬头帕、杨村米酒和客家山歌等非遗文化,探索了新时代非遗文化的活化之路。

“我从16岁开始学习客家竹编,至今已经坚持了整整60年。”在关西新围的中心祠堂, 76岁的非遗传承人徐昌添一边娴熟地编织着竹篮,一边与队员们分享着客家竹编的奥秘:“这门手艺,没有几年的磨练,是不可能掌握的。”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客家传统工艺的自豪与坚守,也让人深刻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不易与珍贵。在与客家竹编非遗传承人徐昌添、家族长者徐水标的面对面交流中,队员们对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未来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也坚定了他们投身于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决心。


在杨村镇太福古街,队员们拜会了杨村镇冬头帕非遗传承人赖淦妹,了解了冬头帕的制作技艺及文化传承,体验了冬头帕的制作过程。在亲手触摸与感受中,队员们对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有了更为直观的感知,这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与深深敬意。

在杨村米酒酿造技艺传习所,队员们参观了从清洗工具、浸糯米、蒸糯米到拌酒曲、发酵、取酒等米酒酿造的整个过程,体验了米酒酿造的部分环节,在浓郁的酒香中感悟这一非遗技艺的文化内涵。

实践队还专程前往龙南市世界客家民俗文化城,与龙南市客家山歌省级非遗传承人陈科发进行了交流、座谈。陈老先生倾情献唱了自创的山歌,那悠扬的旋律与质朴的歌词,无不透露出客家山歌独有的韵味与情感。在陈老先生的指导下,实践队成员不仅学习了山歌演唱的基本技巧,更深刻理解了山歌中蕴含的客家文化意蕴。队员张昊激动地说:“客家山歌是客家人民智慧与情感的结晶,我们有责任让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

五、红色文化:追寻革命先辈的红色足迹

实践队还前往了大坝游击队历史陈列馆、烟园围等地,体验了围屋里的红色文化。在大坝游击队历史陈列馆,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承载着故事的文物,仿佛带领着大家穿越回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在这里,队员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大坝游击队的英勇事迹,更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在带队老师黄东明的带领下,实践队中的全体党员面对鲜红的党旗,庄严地举起右手,重温了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誓言在展厅内回荡,激荡着每一位党员的心灵。这不仅是一次对党的初心使命的深刻回顾,更是一次理想信念的再洗礼。师生们纷纷表示,将始终牢记党的宗旨,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们的光荣传统,坚定不移地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

“当兵就要当红军,处处工农来欢迎……” 踏入烟园围,实践队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斑驳的墙壁上清晰的印着“共产党十大政纲”、“红军行军歌”等30多条红军标语,它们不仅是文字的记录,更是革命精神的象征,如同时间的烙印,永久镌刻在烟园围的每一块砖石上,也深深烙印在每一位实践队队员的心中。“烟园围又叫红军围,曾经是红四军军部旧址,也是目前龙南标语保存最为完好、标语最多的围屋。”随着导游的详细解说,队员们仿佛置身于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为了理想与信念,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豪迈气概。

六、童心港湾:把思政课堂搬进乡村

实践队前往龙南市渡江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把传统的“思政”课堂搬到乡村,将“思政”教育融入日常生活,让“思政”理念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场别具匠心的“思政”课堂体验。

第一堂课以创意游戏激发爱国情,点亮童心梦想。实践队队员们运用趣味横生的小游戏,迅速与孩子们打成一片,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与创新思维。在手工剪纸活动中,队员徐纯杰首先做了示范, “我们先画一颗大五角星,再画上四颗小五角星,宝贝们在剪纸的过程中要小心一点哦,剪好后粘在红色的画纸上,一面国旗就完成了”。在队员们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纷纷动手绘制五角星,制作出一张又一张鲜艳明亮的国旗。

第二堂课以红色故事传承革命魂,播撒信仰种子。队员朱思敏带领孩子们合唱经典红色歌曲《映山红》,队员陈澜以“中国桥架起中国梦”为主题,绘声绘色地和小朋友们讲述了中国桥梁建设的辉煌历程。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心声,他们渴望成为红色文化的小使者,将这份承载着历史记忆与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传播给更多的人。

第三堂课以安全教育守护成长路,共筑安全防线。“宝贝们,想象一下,当你们沿着河畔走路时,有哪些安全小贴士是我们要记住的呢?”队员们巧妙构建了一个个贴近生活的真实场景,邀请孩子们一起踏上一场寓教于乐的探索之旅。在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情景模拟、现场演示和互动问答中,孩子们学习了关于防溺水、食品安全、心理健康等安全知识。

“本次活动是我院推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具体实践”,带队老师张晓说道,“我们采用‘大手拉小手’的互动式教育模式,有效地深化了党的理论与政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理解和认同。更重要的是,我们成功探索出一条将志愿服务精神融入思政教育的新路径,这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更确保了活动的深度和实效性”。

七、总结大会:回顾历程,展望未来

伴随着夏日蝉鸣,为期数天的实践探索之旅也迎来了尾声。实践队全体成员齐聚一堂,召开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总结大会。

在这场大会上,队员们回顾了整个实践活动的点点滴滴,分享了各自的成长与感悟。从客家非遗文化的探索,到红色文化的追寻,再到社区服务的实践,每一个瞬间都凝聚着汗水与智慧,每一次经历都是成长的见证。队员们不仅总结了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也反思了存在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这种开放而包容的交流氛围,不仅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也为个人能力的提升搭建了平台。


实践队指导老师黄东明总结发言。他强调,实践活动虽已结束,但实践队的精神与使命永不落幕。实践队要继续秉承“志远·笃实”的理念,聚焦社会热点,关注民生需求,结合专业特色,开展更多富有创意与影响力的实践活动。同时,实践队还将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拓宽实践领域,提升服务质量,努力成为青年志愿服务的典范。队员们纷纷表示,将积极响应号召,持续关注社会发展动态,不断提升自我,为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进步贡献青春力量。

据悉,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历时7天,实践队先后赴龙南市关西镇、杨村镇、武当镇、里仁镇、渡江镇、临塘乡、龙南镇等地,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实地调研活动。在新华网、中国网、凤凰网、大江网、江西思政、赣南日报等媒体发布新闻近20篇,在赣南红等媒体发布专题视频多个,实践队学习客家山歌和实践队员谢婷婷接受采访画面在江西新闻联播播出。本次活动在推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弘扬传统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展现了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文/郑德森、谢昀希、陈澜 图/刘思睿、杨琪、徐纯杰、鄢小艳 审/黄东明、唐丰洁)

CopyRight©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红旗大道86号 联系电话:0797-8312154 赣ICP备050024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