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学院动态 正文

讲党史故事,铸初心使命——我院《红色文化》课开展“一课多师”教学改革实践

作者:时间:2024-10-28点击数:

本网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开展《红色文化》课程“一课多师”教学改革实践。学院特邀全国人大代表、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历史博物馆纪念园管理办主任钟敏老师,赣州市党史办一级调研员胡日旺教授,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段治文教授,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习概论”教研室主任罗嗣亮教授以及和君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段勇教授等多位专家学者,共同开展“一课多师”示范课教学。

2024年10月25日,全国人大代表、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历史博物馆纪念园管理办主任钟敏老师应邀走进江西理工大学三江校区智慧教室,为同学们带来一堂精彩的《红色文化》“一课多师”课。课堂中,钟敏老师以“长征精神及其世界意义”为主题,系统阐释了伟大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与特殊历史地位,全景式回顾了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战略决策、秘密准备与壮阔征程中的重大事件。她深入论述了在新征程上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对于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担当、贡献中国智慧所具有的深远世界意义。

《红色文化》课程结束后,学院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座谈会及课堂集体研讨等多种形式,对“一课多师”示范教学进行系统反思和经验总结。大家一致表示,“一课多师”思政课教学模式是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有效进行资源共享的一种多元互动教学模式。该模式打破了学生对思政课的刻板认知,将不同教师的学术专长与教学风格有机融合,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立体化的学习体验,显著提升了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进而营造出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

据悉,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此次专题班前后持续一个学期,每周安排2个学时。授课团队以学院专职教师为主体,以特聘教授、兼职教师为重要补充,其中校外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占比达50%,涵盖全国党史知名专家、博物馆金牌讲解员、地方党史研究者和高校马院教师等多方力量。学校设立专项经费,保障师资聘请、课堂授课、教研实践等环节;同时配备专职课程班主任,负责教学计划制定、授课协调与全过程管理,为“一课多师”团队教学高质量实施提供坚实支撑。

“一课多师”教学改革是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该改革紧扣江西省“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四个立足、四个超越”的总体要求,着力突破教材框架、课程局限、课堂壁垒与教师边界,通过改革整合盘活校内外优质育人资源,全面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实效性、思想性与理论性,切实增强《红色文化》课程的思想引领力、理论说服力与实践感染力,真正实现让思政课活起来。

(文、图/王邦辉 二审/王观秀 三审/黄东明)

CopyRight©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红旗大道86号 联系电话:0797-8312154 赣ICP备050024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