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挥党建共建在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拓展党建工作方式,4月20日,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党支部在党支部书记邓显超的带领下,来到上犹县梅水乡园村开展党支部共建主题党日活动。

签约共建打造基层治理“共同体”
活动伊始,中共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支部委员会与中共上犹县梅水乡园村村第二支部委员会签约建立“共建党支部”,双方就组织联建、活动联办、资源联用、人才联育等支部共建内容开展座谈会。本次共建仪式由园村党总支书记陈有良、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党支部书记邓显超及部分校村代表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共同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红绿交融凝聚乡村振兴“新合力”
座谈结束后,“五老工作办公室”吕泽庆老师在上犹客家门匾省级非遗项目现场教学基地为党支部作了题为“文化传承,根脉延续”的精彩讲解,深入解说客家门匾、姓氏文化、家风家训等优秀传统文化。随后,党支部调研了园村村史馆、农耕文化馆、姓氏文化广场、“5678”记忆时代馆、小火车站等一批文化观光项目,深入了解不同时代每届园村党支部在乡村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党支部重点调研了园村茶叶龙头企业犹江绿月,并聆听了园村党支部书记兼农业企业家陈有良以“茶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为题分享实现园村振兴的成功经验,他介绍了园村依托犹江绿月食品有限公司,通过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基地+农户”的模式,使全村90%的农户建起了大小不一的茶园,使园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茶叶专业村,成功走上一条致富之路。

据悉,上犹县梅水乡园村全面推行落实党建引领、茶旅融合、多元治理格局,加快建设和美乡村,先后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和江西省5A级乡村旅游点。
党建双融双育推进学院“大思政”
学院党委深入推进“双融双育”工作,充分发挥党建标杆院系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以“金马灯”党建品牌引领学院思政课课程体系完善,建强马理学科一流课程,深度挖掘校内外丰富资源,推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思政教育生态,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使大思政课真正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灯塔与行动指南。我院教师王邦辉和23级车辆1班学生龚智腾以“从茶园到课堂,思政课的乡土情怀”为题,共同开展了一堂别出心裁的“师生同台”思政课,通过沉浸式的现场体验和师生同台教学,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新时代的“赣南蝶变”。

邓显超指出:“支部联建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化学反应。此次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不仅激发了党建联建共建活力,还拉开了校地共绘乡村振兴新图景的序幕。”本次支部共建活动创新构建“校村联动、优势互补”的党建共同体发展范式,通过组织力共育、复合型人才共培、优质资源共享的立体化建设路径,系统提升基层党组织治理效能,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可持续的组织保障与智力支撑。
(文、图/王邦辉 二审/王观秀 三审/黄东明)